展望2015年电气市场
去年下半年电气产业在前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悲观中渐渐复苏,发展形势已趋于稳定。回顾近几年的发展历程,在经历了“十一五"及“十二五"的前半期后,电气产业也如全国宏观经济形势——需求持续爆发的增长与经济放缓的迟疑先后出现,特别是2013年-2014年一些行业还未走出“四面楚歌"的境地。
然而去年因带给市场更多的新鲜元素而颇有意境,比如曾经阴影笼罩的高铁重新走入人们视线,备受期望的核电不但在国内重启、还跟随频繁走出海外,甚至一度颇受争议的特高压电缆也在本年度出现转机,无疑它们的出现将会影响到电气产业今后几年的投资走势。
今天,我们不妨共同聚焦去年市场出现的新机遇,总结其在去年的发展态势,共同关注电气产业的未来脉动。
特高压建设催生万亿市场
尽管此前争论一直不断,但在去年接近尾声之际,特高压建设领域大动作不断。11月4日,电网公司宣布“两交一直"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,它们分别是:淮南—南京—上海、西蒙—山东、宁东—浙江,工程总投资高达683亿元,计划2016年竣工投产;而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更明确提出,将打造“一带一路"经济带输电走廊的建设。有券商预计,特高压未来2~3年将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,催生又一个万亿元的市场。
电网公司资料显示,目前我国已建成“两交六直"8条特高压工程,并且全部在2014年7月前投入使用。而在2014年5月,能源局明确提出,将建设包括“四交四直"特高压工程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,并要求到2017年全部建成。于是特高压在全国天气环境影响下地位大增。
与此同时,随着我国特高压技术达到了世界水平、核心设备基本实现自主化,特高压还将会走出实现海外创收。2014年年初电网公司就成功中标巴西特高压工程,未来“一带一路"经济带输电走廊建设,也将实现与中亚五国的电网相联,共享哈萨克斯坦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亚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,远期或将实现和蒙古、俄罗斯等国联网。
目前凭借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设备的可靠性,平高电气、中国西电、特变电工、许继电气等公司牢牢占据了特高压工程一次设备的主供应商地位。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表示,这4家厂商每年均有望从特高压建设中收获大额订单,依据特高压建设条数和需要变电站数量,预计这4家公司2014—2020年的总订单金额都在百亿元以上,大大提振了我国电气产业的未来业绩。
众望所归 核电“重启"
2013年,有关核电正在论证以及重启的讯息可谓接二连三,但随即又被辟谣,市场的热烈期待每次又失望地轮为泡影,因此进入2014年,人们在时刻关注核电的进展,这一点从资本市场便可窥见一斑,但凡相关政策稍有风吹草动,往往引得整个板块一片飘红。
11月19日,确认消息证实发布!国务院公布了《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(2014—2020年)》,其指出,到2020年,要基本形成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。在安全发展核电方面,再次强调了到2020年核电的发展目标,即“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kW,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kW以上",虽然比之前的规划量有所降低,但它却预示着曾因自然灾害戛然而止的核电将会重启。
目前,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20台,总装机容量为1807万kW,分布于秦山、岭澳、大亚湾、田湾、宁德、红沿河、阳江等7个核电基地;另有28台在建核电机组,总装机容量为3062万kW,因此我国在运和在建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共计4869万kW,距离2020年8800万kW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距离。
中银的一位研究员表示: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要完成2020年的核电在运和在建的目标,可以说是相当困难,需要在‘十三五’期间加大力度。"
华创证券研报分析,以到2020年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8800万kW为目标预测,若以每台机组容量为100万kW计算,未来6年,我国平均每年将有6~7台机组开工建设。按设备投资占总体投资50%计算,未来我国核电设备市场将年均新增投资700亿~800亿元。
同时在2014年,出访更是多次对外推荐我国核电,并签署了诸多合作协议,可以说,核电重启与核电“走出去"点燃了市场对其压抑已久的热情。日前,国内核电重启已呈箭在弦上之势,核电“出海"也蓄势待发。中国核电业在逐步褪去福岛核事故影响的阴影后,正感受着“第二春"的阳光。中国电气产业商要抓住机遇,机构重组,强强联手,做大做强,为中国的电气行业发展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做出努力